临江仙 咏桂(壬午)

招隐故山人未至,草堂猿鹤俱惊。
金鹅岫暖载为春。
遍铺灵隐粟,还闹武陵莺。
林动凉飔初雁到,雨馀山色更青。
莫教开落间阴睛。
广寒宫殿里,缭绕一枝横。

现代解析

这首《临江仙·咏桂》用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日山居与桂花相映成趣的画卷。我们可以分三个层次来理解:

1. 隐居之趣与桂花香
开头说"招隐故山人未至",像是邀请老友来山居做客,但人还没到,先惊动了草堂边的鹤与猿猴,画面顿时活泼起来。"金鹅岫暖"用阳光照暖山峦比喻春意,而"灵隐粟"(指桂花像粟米般细小金黄)、"武陵莺"(借用桃花源典故)则巧妙点出:这里虽不是春天,却有桂花如金粟铺地,鸟鸣如春的热闹。

2. 秋日山景的动态美
"林动凉飔初雁到"是神来之笔:凉风吹动树林,大雁初至,雨后的山色更显青翠。这里用"凉飔"(凉风)、"初雁"点明秋意,但不着悲凉,反而突出山色的鲜活。诗人特意叮嘱桂花"莫教开落间阴晴"——别让阴晴不定的天气影响你的绽放,暗含对美好事物常驻的期待。

3. 人间桂香通月宫
结尾突发奇想:眼前横斜的桂枝,仿佛与月宫中的那株(传说月宫有桂树)缭绕相连。这一笔把山居桂花提升到仙境高度,却又落地于"一枝横"的实景,虚实结合,让人感受到平凡草木中的超凡韵味。

全词没有直接赞美桂花,却通过山居闲趣、秋景变换,最终让一缕桂香连通天地,展现出中国文人"一花一世界"的审美境界。语言看似浅白,实则每个意象都经过精心锤炼(如"灵隐粟"的质感、"初雁到"的时序感),值得反复品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