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江三高堂张季鹰

京洛缁尘点素衣,秋风日夕唤人皈。
鲈鱼不解疏张翰,羊酪偏能留陆机。
二晋兴亡几春草,三吴人物尚渔矶。
空令千古华亭鹤,犹为诸贤说是非。

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古讽今,通过历史人物张翰(字季鹰)和陆机的故事,表达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前两句写张翰在京城做官时,厌倦官场污浊("缁尘点素衣"比喻官场污染初心),最终因思念家乡的鲈鱼羹而辞官归隐。"秋风唤人归"用自然景象暗示归隐的召唤。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鲈鱼本是无心之物,却意外成就了张翰的潇洒;而陆机却因贪恋权位("羊酪"象征北方权贵的笼络)最终遭祸。通过"二晋兴亡"的沧桑巨变与"三吴渔矶"的永恒宁静对比,突出功名如春草般短暂,而平淡生活却能流芳千古。

最后两句意味深长:华亭鹤唳(陆机临刑前感叹"再听不到家乡鹤鸣"的典故)成为千古警示,仍在评说这些历史人物的选择得失。诗人借此暗讽当时追名逐利的风气,讴歌张翰式的生活智慧。

全诗妙在将历史典故化作生动比喻(鲈鱼vs羊酪),用自然意象(秋风/春草/鹤鸣)承载哲理,让读者在古今对照中思考人生选择,既有历史厚重感又不失生活气息。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