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方渭仁典试蜀中》。诗中通过描绘蜀地的山川景象,寄寓了对朋友方渭仁的祝福和期望。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
首联“闻道岷嶓接紫冥,西来铜竹几人经”,意思是听说蜀地的岷山和嶓冢山直通天边,西来的铜竹罕有人经行。这里点明了蜀地的壮丽与险峻,也暗示了蜀地交通的不便。
颔联“人间尽怯邛崃坂,天上应无益部星”,意思是人们都害怕经过邛崃山脉的崎岖山路,仿佛天上也没有益州的星宿。这进一步强调了蜀地的艰险,甚至夸张地说连天上的星星都避开了这里。
颈联“通幰秋凌秦栈碧,锁厅寒拥蜀山青”,意思是秋天来临,车辆穿越秦岭栈道,寒气包围着青色的蜀山。这里细腻地描绘了蜀地秋季的景色,既展现了秋日的清冷,又突显了蜀山的青翠美丽。
尾联“采风恰在投戈后,重与留题剑阁铭”,意思是采风活动恰好在战乱平息之后进行,你将再次留下题名于剑阁。这里提到的“采风”是指对民间文学、民风民俗的采集,暗示蜀地文化历史悠久。而“剑阁铭”指的是在剑阁这一著名险峻之地留下题词,表达了对方渭仁将要赴任蜀中参加科举考试的美好祝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蜀地壮丽景象的描绘,寓情于景,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和深深的期望。诗中既有对蜀地险峻风光的赞美,也有对朋友赴任蜀中的鼓励与期待,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