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 其六十六

晋有一仁人,开府羊荆州。
梁有一仁人,车骑韦严侯。
弱者怀其德,强者伐其谋。
俭慈不敢先,老氏羊所优。
竺教横天来,举世皆荡流。
韦也守中庸,不忮复不求。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位历史人物,探讨了"仁德"在不同处境下的表现方式,同时批判了当时佛教盛行对社会价值观的冲击。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介绍两位仁者:西晋的羊祜(羊荆州)和南梁的韦睿(韦严侯)。他们虽然身处不同朝代,但都是公认的仁德之人。羊祜作为军事统帅(开府),韦睿作为高级将领(车骑将军),说明仁德不仅存在于文人雅士中。

中间四句展现两种仁德的表现形式:羊祜像老子提倡的那样,用"柔弱胜刚强"的方式感化敌人(弱者怀其德),同时也不乏战略智慧(强者伐其谋);他推崇节俭慈爱,这种作风确实取得了良好效果。

后四句转向现实批判:当时佛教(竺教)盛行如同洪水席卷社会,许多人盲目追随。而韦睿能坚守儒家"中庸之道",既不嫉妒他人(不忮),也不贪求名利(不求),在浮躁的社会中保持独立品格。

全诗通过历史典范与当下乱象的对比,赞扬了"外柔内刚"的处世智慧,倡导在时代浪潮中坚守本心的品格。两位仁者虽然处事方式不同,但都展现了"仁"的本质——既有智慧谋略,又能保持道德操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