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杭州乱二首 其二

缓(四库本作缒)城将母走者谁,吾宗贵人丞相儿。
高门潭潭深如海,一朝赤脚踏路岐。
吁嗟身世本何(四库本作何所)有,金帛满家那得守。
衣冠自古皆贼仇,玉石俱焚无好丑。
呜呼安得贫富受用势略齐,无庸悬绝产祸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中贫富同遭劫难的残酷现实,充满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与无奈。

开头用对比强烈的画面:一个官员家的贵公子("丞相儿")带着母亲仓皇逃命,曾经深宅大院("高门潭潭")的富家子弟,如今光着脚流落街头。诗人用"赤脚踏路岐"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权贵阶层的落魄。

中间部分发出尖锐质问:金银财宝堆满家又怎样?乱世中根本守不住。诗人看透了一个残酷真相——在暴力面前,无论富人穷人、好人坏人("衣冠"指代体面人),都像玉石一样被统统打碎,没有区别。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思想升华:诗人渴望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贫富差距不要太大("势略齐"),这样就不会因为悬殊的财富差距而引发灾祸("悬绝产祸机")。这种思想在当时等级森严的社会显得格外超前。

全诗语言直白如话,像"赤脚踏路岐""玉石俱焚"这些比喻既形象又深刻。诗人通过贵公子逃难这个典型事例,以小见大地反映了战乱对所有人的无差别伤害,最后提出的平等观念至今仍发人深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