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与人之间看似有主客、亲疏之分,但本质上都是平等的。就算是最德高望重的人(比如七佛)来了,作者也会平等对待——每人打三十棍子。这里用"打棍子"的夸张说法,其实是在表达:真正的智慧不会因为对方身份高低就区别对待,对谁都该保持同样的平常心。
最后"少喜多嗔"四个字特别妙,意思是说世人总是喜欢听好话(喜),讨厌批评(嗔),但真正清醒的人不会讨好任何人。整首诗像一盆冷水,泼醒了我们日常中巴结权贵、看人下菜碟的世俗心态,提醒我们:在真理面前,众生平等。
释普度
释普度(一一九九~一二八○),号虚舟,俗姓史,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年十二,出家本郡天宁寺,继事东堂院龙溪祖信,后参无得通禅师得法。理宗淳祐初住建康府半山报宁禅寺。历住镇江府金山龙游禅寺、潭州鹿苑褒忠禅寺、抚州疏山白云禅寺、平江府承天能仁禅寺、临安府中天竺天宁万寿永祚禅寺、灵隐景德禅寺,终于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卒,年八十二。有净伏等编《虚舟普度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元释行端撰《行状》,《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