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山中的闲适生活,充满自然情趣和悠然自得的意境。
前两句写人与自然的亲密互动:劈开竹筒引来山涧清泉,把酒杯举到眼前,仿佛邀请整座山的景色一起共饮。这种写法既生动又浪漫,把静止的山色写得像会赴约的朋友,展现出诗人与自然毫无隔阂的关系。
后两句转入夜晚场景:一弯新月挂在窗前,诗人斜靠在藤床上独自安眠。这里"一钩明月"的描写特别精巧,既点明是月初的月相,又像挂在窗框上的一件装饰品。"独自眠"看似孤单,实则透露出享受独处的惬意,与自然相伴的满足感。
全诗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山居生活的三大乐事:取山泉、赏山色、伴月眠。没有华丽辞藻,却通过"剖竹""邀山色""攲枕"等充满动态感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居者与自然物我两忘的和谐状态。这种将平凡生活写出诗意的能力,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俞桂
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在滨海地区为官,做过知州。他与陈起友善,有诗文往还。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而时有独到的发现。文字清畅,亦富于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