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万竹禅院

孤游复远寻,萧萧万竹林。
昼霭当门合,春云出殿深。
龙潭诸佛影,禅诵上人心。
几叠青苔里,谁怜有布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独旅人探访深山竹林禅院的所见所感,充满宁静悠远的意境。

前两句写旅人独自远行,穿过沙沙作响的竹林寻找禅院。这里用"孤游"和"萧萧"营造出静谧孤独的氛围,仿佛能听到竹叶摩擦的声音。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禅院环境:白天雾气缭绕在门前,春天的云朵从佛殿深处飘出。龙潭的水面倒映着佛像,诵经声传递着僧人的虔诚。这些意象构成一幅超脱尘世的画面,云雾、佛影和诵经声都带着神秘色彩。

最后两句最有深意:在层层青苔覆盖的地方,谁会注意到这里曾有人虔诚布施?这既暗示禅院的幽僻,也暗含对世人忽视精神追求的感慨。"布金"用典暗指对佛法的供奉,但如今已被青苔掩盖。

全诗通过视觉(竹林、云雾)、听觉(竹声、诵经)和触觉(青苔)的多重感受,营造出一个遗世独立的禅意世界。诗人看似写景,实则表达了对清净修行生活的向往,以及这种境界不为人知的淡淡惆怅。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深远,能让读者感受到远离尘嚣的宁静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