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句送峨嵋南归

眼中之人南北曹,飞扬跋扈文章豪。
酒后耳热各大叫,脱衫据地风萧萧。
阿大乐府谱新曲,眉峰一寸嶙峋高(眉峰刚一寸烂醉起嶙峋实庵句也)。
小谢偏师出劲敌,衙官屈宋穷搜雕。
旌旗壁垒非一色,籓篱阑入狂且骄。
坐客闻之掀髯笑,夺席攘臂丛讥嘲。
幽燕老将刁斗壮,伧夫绛灌甘遁逃。
海内非此二子者,千秋无乃太寂寥(上数语述实庵词话事)。
是时西山送凉雨,亭前老树风雷交。
天阴乌栖声屑瑟,夜黑茅屋灯飘飖。
诘朝忽买潞河棹,纵横书卷缠牛腰。
丈夫际时耽微禄,胡为杖笠寻渔樵。
君山一峰最奇拔,下临大江生汐潮。
烽烟落日蛟龙伏,葭菼秋风鸿雁号。
浩淼之乡漫园宅,输君痛饮歌离骚。
燕市屠沽遭白眼,几人击筑还吹箫。
尚与北曹共晨夕,短辕钝马同游遨。
暑凉雨过离筵湿,檐花迸落鸣新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才华横溢却狂放不羁的文人聚会场景,充满了豪情与落寞交织的复杂情感。

开头用"飞扬跋扈"形容这群文人写文章时的豪迈气概,他们喝醉后脱衣大喊,像一阵狂风般肆意张扬。其中特别提到两位主角:阿大(可能指代一位擅长写乐府诗的朋友)醉后眉峰高耸的狂态,和小谢(另一位朋友)写诗能超越古代大文豪的才华。

接着描写聚会中的热闹场景:不同风格的文人激烈争论,有人捋着胡子大笑,有人抢座位互相调侃。诗人用"幽燕老将"比喻文坛前辈的威严,说普通人见了都要逃跑,但如果没有这些特立独行的人,文坛就太冷清了。

后半段笔锋一转,写离别时的凄凉景象:雨夜中乌鸦啼叫,茅屋灯火飘摇。朋友突然决定乘船离开,带着成捆的书卷。诗人感叹大丈夫本应追求功名,为何要隐居山林。他想象朋友将去的君山风景壮丽,但现实是他们在京城遭人白眼,能一起喝酒论诗的日子不多了。

最后以夏日雨后的离别宴作结,屋檐滴水和蝉鸣声中,充满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全诗既展现了文人狂放不羁的豪情,又透露出怀才不遇的苦闷,在热闹与孤寂的对比中,表达了对真挚友谊的珍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