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夜侍家慈楼上玩月

去年待月雨青楼,忆母离居海上洲。今年待月宝翰楼,奉母闲登楼上游。

四方无云海生色,镜光将满升东璧。长河韬映列宿微,昨夜那能似今夕。

有酒有脯,儿女罗陈。母子兄弟,岂伊异人。满酌千岁卮,寿我北堂母。

弟能吹笙兄击鼓,如何不饮歌且舞。君不见天上十二楼五城,黄金宫阙白玉京。

婆娑桂树植其侧,中有仙人岁长生。长生兮久视,寿母兮孙子。

天伦乐事乐何如,曲肱之外浮云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家庭团聚和母子亲情的,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爱戴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通俗易懂的解释:

1. 开头部分的对比
诗的前两句讲述了去年和今年中秋节的差别。去年母亲不在身边,诗人独自在海上的一座小岛上等待明月,心中思念母亲。而今年,诗人与母亲在一起,在宝翰楼上等待明月,一同登楼赏月。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也表达了家庭团聚的喜悦。

2. 环境与月色的描绘
诗的中间部分描述了当时环境之美。天空没有云彩,海面上一片宁静,月亮即将圆满,升上天空。河流在月光下显得更加幽静,星星也显得更暗。诗人通过这些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夜晚景象。

3. 家庭团聚的温馨画面
诗的接下来部分,诗人描述了家人团聚的场景:桌上摆满了酒和果品,孩子们围绕在大人身边。诗中的“儿女罗陈”“母子兄弟”表达出家人团聚的温馨和快乐。

4. 为母亲祝寿
诗中提到为年老的母亲斟满一杯千年的酒,祝她健康长寿。诗人希望母亲能够像天上长生不老的仙人一样,长命百岁,健康长寿。这种对母亲的深深祝福,充满了亲情的温暖。

5. 家庭乐事
诗的最后部分提到兄弟一起吹笙击鼓,表达家庭成员共同娱乐的快乐。诗人认为,这种和睦的家庭氛围是世间最美好的事情之一。

6.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通过描绘天上仙境,表达了对自己家庭生活的美好向往,希望家人能够像仙人一样长寿,享受天伦之乐。

整首诗通过对节日的描绘和对家庭生活的描写,传递出诗人对母亲的深切爱戴,以及对家庭团聚的美好愿望。诗中的场景和情感都非常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