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燕然台上怀古的感慨,通过壮阔的边塞风光和历史联想,抒发了书生报国的豪情与壮志难酬的遗憾。
前四句写景:军营里还回荡着悲凉的号角声,军队争相驻扎在紫峰山下。群山间大风呼啸,大漠上乌云压境。这些画面既展现了边塞的苍凉雄浑,又暗示着古代战场的紧张氛围。
后四句抒情:诗人想到历史上那些远征万里的名将,如今千年过去只剩这座遗址。最后两句是诗眼——虽然我只是个书生,但胸中藏着封侯拜将的抱负,可惜空有才华,像当年在燕然山刻石记功那样的机会却轮不到我。
全诗妙在将眼前荒凉的战场遗迹与个人抱负形成强烈对比:一边是历史上名将建功立业的辉煌,一边是现实中文人怀才不遇的苦闷。那呼啸的山风和压城的乌云,仿佛也在为诗人的不平而呜咽。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种"我本有才,却无用武之地"的感慨,这种古今相通的职场困境,很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