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居夜坐次堂翁梦山尚书韵三首 其二

幸陪斋宿傍龙光,共沐氤氲满眼香。象辂泰坛仪秩秩,汾阴星尾迹凉凉。

检书烧烛悲前事,迓节逢阳忆故乡。拟赋甘泉才恨拙,敢言华国有文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斋戒期间夜坐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

首联写作者有幸在斋戒时靠近皇家宫殿,感受到周围弥漫的香气。这里用"龙光"代指皇宫,"氤氲"形容香气缭绕的景象,营造出庄重神圣的氛围。

颔联描写祭祀场景:装饰华丽的车驾在祭坛前整齐排列,汾阴地区的星尾遗迹显得清冷。通过"象辂泰坛"和"汾阴星尾"的对比,展现了庄严仪式与自然遗迹的不同意境。

颈联转入个人情感:作者在烛光下翻阅书籍,想起往事感到悲伤;又因遇到节日而思念故乡。这两句通过"检书烧烛"和"迓节逢阳"两个细节,生动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与乡愁。

尾联是作者的谦辞:想写赞美甘泉宫的文章却自愧才疏,不敢说能为国家增添文采。这里"甘泉"指汉代宫殿,暗喻皇家恩泽,"华国"意为使国家增光,表现了作者的谦逊态度。

全诗由景入情,从庄严的祭祀场景过渡到个人细腻的情感,最后以谦逊作结,展现了古代文人在宫廷生活中的复杂心境。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庄严与清冷、公众场合与私人情感),并善用意象(香气、烛光、星尾),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