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珠江陈中阁黎瑶石诸社丈

莫向尘氛叹路歧,百年心事故人知。
感时潘岳馀双鬓,出塞梁鸿赋五噫。
洲渚月明潮落早,蒹葭霜冷月来迟⑴。
悲笳近报边声急,乡国东归未可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游子在乱世中对家乡和故人的思念,同时透露出对时局动荡的无奈和忧心。

开头两句劝慰朋友不要因为世道纷乱而叹息前路迷茫,因为彼此都是多年知心好友,能懂这份心情。这里用"尘氛"比喻混乱的世道,"路歧"象征人生的迷茫选择。

三四句用典故表达忧国忧民之情:像潘岳一样因感伤时局而白了双鬓,像梁鸿出关时写下《五噫歌》那样心怀忧愤。这两个历史人物的故事,暗示作者同样在为时局担忧。

五六句写景抒情:月光下的沙洲潮水退得早,芦苇上的寒霜让月亮显得来得迟。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用"早退的潮水"和"迟来的月亮"暗喻时局变化无常,好事总是来得太晚。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边境传来的悲凉胡笳声预示着战事紧急,想要东归故乡的愿望恐怕难以实现。直接道出战乱时期游子有家难回的痛苦,将全诗的忧思推向高潮。

全诗通过劝慰友人、借用典故、景物描写和战事消息,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乱世中知识分子对家国的牵挂与无奈,语言含蓄但情感真挚,能让读者感受到那个特殊年代人们共同的家国之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