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女适郑示诗三章 其二

翁家亦旧家,先泽余诗书。
婚媾定一言,道义为葭莩。
念昔鞠尔艰,失恃孩抱初。
幸逢后母怜,包含毛里如。
冠佩视男子,拱揖何与与。
清姿娇玉雪,十岁始裙裾。
虽异姑息情,珍同掌中珠。
令门得所托,相攸吾岂疏。
姑慈易为妇,和风蔼庭除。
尔第慎尔德,宜家复何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父亲在女儿出嫁时写的,字里行间既有对女儿成长的回忆,也有对女儿未来生活的叮嘱和祝福。

开头四句是说:我们家也是书香门第,祖上留下了诗书传统。这门亲事定下后,我们两家因为道义而结为亲家。这里透露出父亲对女儿婚事的满意,认为两家门当户对。

中间部分父亲回忆起女儿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你小时候就没了母亲("失恃"指丧母),幸好遇到善良的后妈,把你当亲生女儿一样疼爱。我们把你当男孩一样培养,教你礼仪规矩。你长得清秀可人,十岁才开始穿裙子(说明之前都当男孩养)。虽然我们对你不溺爱,但你始终是我们掌上明珠。这些回忆既温馨又带着些许心酸,让人感受到父亲对女儿深沉的爱。

最后六句是父亲对女儿的嘱咐:现在你嫁到好人家("令门"指好人家),这门亲事我是认真挑选的。婆婆慈爱,家庭和睦,你只要谨守妇德(传统美德),一定能过得幸福。这里的叮嘱既实在又温暖,既有传统观念,也充满对女儿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就像一位父亲在女儿婚礼上的致辞,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许,语言朴实却饱含深情,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父爱和家庭温情。虽然诗中有些传统观念(如强调妇德),但核心是希望女儿未来幸福,这种情感古今相通,很容易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