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岳风雪未已决策登山用敬夫春风楼韵

人言南山颠,烟霞从楼观。
俯瞰了坤倪,仰攀接天汉。
勇往愧未能,长吟湘水畔。
兹来渺遐思,风雪岂中断。
行行重行行,敢起自昼叹。
我闻精神交,石裂冰可泮。
阴沴驱层霄,杲日丽旭旦。
决策君勿疑,此理或通贯。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在风雪中决心攀登南岳(衡山)的心路历程,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

前四句写南岳的雄伟:人们都说南岳山顶的云雾缭绕,站在高处可以俯瞰大地,仰望能触摸银河。这里用"坤倪"(大地边缘)和"天汉"(银河)的对比,突出山的高峻。

接着四句写矛盾心理:作者惭愧自己过去缺乏勇气攀登,只能在湘江边徘徊吟诗。如今来到山脚,即使风雪交加也阻挡不了攀登的决心。"行行重行行"用重复句式,强调坚定的脚步。

后面六句是哲理升华:作者相信只要精神专注,连石头都能裂开、坚冰也能融化(用"石裂冰可泮"的意象)。风雪终会散去("阴沴驱层霄"),太阳终将升起("杲日丽旭旦")。最后鼓励自己和同伴:不要犹豫,这个道理(坚持就能成功)是普遍适用的。

全诗妙在将登山过程转化为人生隐喻:风雪象征困难,"决策登山"代表面对挑战的勇气,"杲日"暗示光明前景。用"湘水畔"与"南山颠"的空间对比,巧妙呈现从犹豫到决心的转变。最后用"此理或通贯"点明:这个登山道理,其实适用于所有人生困境。

林用中

福州古田人,字择之,号东屏,一号草堂。始学于林光朝,后赴建安从朱熹学。熹尝称其通悟修谨,嗜学不倦,谓为畏友。终身不求仕进。有《草堂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