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苏文忠公祠

潮涌金山寺,云凝玉局祠。
人随天共远,心与日俱驰。
庙貌千年在,忠肠九陛知。
祇今沧海上,犹诵宝陀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拜谒苏轼祠堂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仰和怀念。

开头两句“潮涌金山寺,云凝玉局祠”用壮阔的意象烘托祠堂的庄严:钱塘江的潮水奔涌,金山寺巍然屹立;云雾缭绕,笼罩着苏轼的祠堂(玉局祠是苏轼的祠名)。这两句既写景,又暗示苏轼的精神如潮水般澎湃不息,如云雾般高远深邃。

“人随天共远,心与日俱驰”是说苏轼虽然已经离世很久(“人随天共远”),但他的精神和思想依然像太阳一样照耀后世(“心与日俱驰”)。这两句表达了苏轼的伟大超越时空,影响深远。

“庙貌千年在,忠肠九陛知”是说祠堂历经千年依然屹立,而苏轼的忠诚和才华连皇帝(“九陛”指朝廷)都知晓。这里既赞美了苏轼的品格,也暗含对他仕途坎坷的感慨。

最后两句“祇今沧海上,犹诵宝陀诗”是说直到今天,在辽阔的海天之间,人们仍在传诵苏轼的诗文(“宝陀”可能指苏轼的某篇作品,或泛指他的诗文)。这表明苏轼的作品和精神永远流传,不会被时间磨灭。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苏轼的崇敬,也展现了他超越时代的文化影响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