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径山怀郎简侍郎

天地一洲渚,北平南攲危。幽并深以厚,江浙清且奇。

武林颇英秀,川汇仍山卑。应接殚天巧,类非人力为。

径山最佳处,有岩称玉芝。居防俗士驾,地乃贤人宜。

郎公留名德,平时为羽仪。引年归故里,不复衣朝衣。

留侯黄石心,白傅香山期。结宇名胜外,日与尘事违。

泉石景物状,尽任诸贤诗。伊予来东藩,滥持使者麾。

平生爱山水,弗惮命驾之。当候秋风高,远造岩下扉。

浣濯缨上尘,散步松间綦。未能继高躅,聊用慰所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径山(位于今浙江杭州)的秀丽风光,同时表达了对隐士郎简侍郎高尚品格的赞美,以及诗人自己对山水生活的向往。

1. 写景部分:
- 开篇用对比手法,说北方(幽并)山水雄浑厚重,南方(江浙)则清秀奇绝。
- 重点写径山,尤其是“玉芝岩”一带景色天然精巧,像天工雕琢,非人力所能及。
- 用“泉石”“松间”等意象,营造出幽静脱俗的意境,暗示这里是隐逸的好地方。

2. 写人部分:
- 郎简侍郎被比作历史名人:像张良(留侯)一样有智慧,像白居易(白傅)一样追求闲适。
- 他辞官归隐,在径山建屋,远离尘世烦恼,只与自然和诗书为伴,活成了世人眼中的高士典范。

3. 诗人自述:
- 诗人自称因公务来到江南,但一直爱山水成癖,只要有机会就去探访。
- 他向往郎简的生活,计划秋高气爽时去径山拜访,体验“浣濯缨上尘”(洗去官场俗气)的清净。
- 最后谦虚地说:虽不能达到郎简的境界,但这份向往也能慰藉自己的心。

全诗精髓:
通过“人景相融”的写法,把山水之美和隐士之志结合起来。表面是夸风景和夸人,实则流露诗人对官场的倦怠,对自由山水的渴望。语言清新,画面感强,容易让现代读者联想到“逃离城市,归隐自然”的当代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