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帘洞

晨兴骑白鹿,登览水帘洞。
喷壑瀑布泉,千丈自鸿絧。
六月长吹霜雪蜚,四时不断风雷动。
歘若玄岩闪飞电,隐若晴空县螮蝀。
初讶银河洒碧天,复看珠箔捲苍烟。
光没云林曳匹练,响韵松风和五弦。
上有峍屼壁立之巨石,下有萦洄不测之清泉。
百步九折始能前,但见玄猿啸古木,青鸟群巢珠树颠。
洗药泉边多羽客,班荆藉卉醉留连。
龙虎之衣何飘摇,鸾凤之舞何蹁跹。
遗我流霞觞,饮我瑶池酒。
左拍麻姑肩,右携玉女手。
其颜如舜英,相将采尧韭。
山中玉液复堪餐,吾与汝曹俱不朽。
借问蜉蝣空楚楚,金石焉知龟鹤寿。

现代解析

这首《水帘洞》用充满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神仙般的奇幻世界。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动态的仙境画卷
诗人骑着白鹿登山,一开篇就带我们进入神话场景。瀑布像从千丈高空倾泻而下,六月飞雪、四季雷声的描写,让自然景观充满超现实感。最精彩的是用"银河洒碧天""珠帘卷苍烟"比喻瀑布,既壮丽又飘逸。

2. 声色俱全的立体体验
诗中不仅有视觉冲击(闪电般的瀑布、彩虹般的岩壁),还有听觉描写(松风像琴弦和鸣,猿猴啼叫)。"龙虎衣飘摇""鸾凤舞翩跹"这些动态描写,让整个场景活了起来。

3. 神仙聚会的欢乐
后半段诗人直接加入了神仙派对:和麻姑、玉女这些传说人物一起喝酒采药,喝的是瑶池仙酒,吃的是长生不老的食物。这种与神仙同游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永恒生命的向往。

4. 对比中的哲理
最后用"蜉蝣"(朝生暮死的小虫)对比"龟鹤"的长寿,点明主旨:与其像蜉蝣般短暂华丽地活着,不如在仙境中追求永恒。这个转折让整首诗从写景升华到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全诗就像一部奇幻电影,先带我们游览震撼的瀑布奇观,然后参加神仙宴会,最后引发对永恒的思考。诗人用夸张的比喻和神话元素,把普通山水变成了令人神往的永生乐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