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题再咏

久竹青宁化,难穷万物情。
却看文石里,不异碧波清。
写影矜鳞活,知春出浪轻。
谁能缗饵钓,底虑釜鬵烹。
幻体何妨脱,真形永寄贞。
谓言在藻类,可以认三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哲理的画面:看似普通的石头里藏着清澈的碧波,静止的纹理中跃动着鲜活的鱼影。诗人通过"石头里藏鱼"这种超现实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全诗分为三个层次:
1. 开篇提出困惑(久竹青宁化,难穷万物情)——世间万物变化莫测,难以参透其中奥妙。就像竹子会变色,石头里竟藏着流水游鱼。

2. 中间四句展现奇观(却看文石里...知春出浪轻)——在斑驳的石纹中,看到清澈的水波,鱼儿的影子活灵活现,仿佛能感知春天的浪花。这里用"鱼在石中游"的意象,打破了固体与液体的界限。

3. 后六句升华哲理(谁能缗饵钓...可以认三生)——这些石中之鱼不需要担心被钓煮,它们脱去肉体束缚,以最本真的形态永恒存在。诗人说:别以为这只是水草间的游戏,其中藏着生命轮回的奥秘。

最妙的是"鱼"的象征意义:既是具体的生物,又代表超脱物质形态的永恒生命。诗人通过这个奇幻画面告诉我们:真实的世界可能远超我们所见,生命的本质或许就藏在最普通的石头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