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孙隐甫

君家金石台,我家富寿冈。
十馹苦不远,半世成相望。
我为一贫驱,触热来帝乡。
尘垢面未頮,郁结志不强。
下马忽见君,喜剧几欲狂。
未语心己倾,既坐形俱忘。
醒我醉梦中,祓我冰雪旁。
主人知客深,对著夜雨床。
犹恐客意短,渠渠罗酒浆。
蟹鳌擘新肥,荔子含生春。
晚归候月影,早游趁湖光。
都城六月中,公卿簿书忙。
而我乃舆君,专此风露凉。
笑语虽杂乱,理到味自长。
平生区区愿,恰此一月尝。
遽然委我去,令人热中肠。
儿女惜别离,丈夫重行藏。
敢因杯酒行,感慨徒悲伤。
君去起我思,彩衣拜重阳。
愿言各努力,白发行中堂。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两个老朋友久别重逢又匆匆分离的故事,情感真挚动人。

开头用"金石台"和"富寿冈"两个地名,暗示两人原本住得不远却多年未见。诗人为了生计来到京城,风尘仆仆、心情低落。突然在街头遇见老友,高兴得几乎发狂,还没说话心就融化了,坐下聊天时完全忘记了时间。老友像醒酒汤一样让他清醒,像冰雪一样让他凉爽,还准备了丰盛的酒菜招待。

他们在六月的京城享受难得的清凉,公卿大臣们都在忙着办公,只有他俩悠闲地赏月游湖。虽然聊天内容杂乱,但道理越说越有味。诗人感慨:这辈子的小小心愿,就是能这样相聚一个月。

可惜欢乐时光太短暂,转眼又要分别。诗人说:小孩子才会为离别哭泣,大丈夫应该看重前程。虽然不想借酒消愁,但还是忍不住伤感。最后叮嘱老友:重阳节记得回家看望父母,我们都要保重,希望白发苍苍时还能在中堂相见。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份深厚的友情:久别重逢的狂喜、促膝长谈的惬意、不得不别的无奈,以及"愿白发时再相见"的期盼,都让人感同身受。诗人用吃螃蟹、赏月、游湖等生活细节,把抽象的友情写得特别真实温暖。

彭龟年

(1142—1206)临江军清江人,字子寿,号止堂。尝从朱熹、张栻游。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授宜春尉。累除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宁宗时拜吏部侍郎兼侍读,议论忠直,操行坚正。指斥韩侂胄,庆元二年被追官、勒停。嘉泰三年起知赣州,以疾辞,除集英殿修撰、提举冲佑观。开熙二年,守宝谟阁待制致仕。卒谥忠肃。有《止堂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