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的隐居世界,读起来像一幅会动的山水画。
前两句先带我们来到隐士的住所:长满松树的屋子被溪水环绕,能想象风吹过时松涛与流水交织的声音。这里用"吟啸"二字,让人仿佛听见隐士在此放声吟诗的长啸。
中间四句用电影般的镜头切换:先看到采药人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地交谈,接着月光下出现吹箫的仙人,然后镜头转向屋内——窗外碧桃树安静绽放,墙上翠绿的藤蔓像活的壁画。这些画面既有烟火气(采药人),又有仙气(吹箫客),把隐居生活写得既真实又梦幻。
最后两句最妙:诗人突然觉得自己像走进了神话中的天台山(传说中刘晨、阮肇遇仙的地方),甚至想讨碗神仙吃的胡麻饭。这种亦真亦幻的感叹,把普通的山居写得如同仙境,也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全诗就像用文字搭建的"桃源秘境",通过松、水、烟、月这些元素层层渲染,最后达到"人间仙境"的效果。最打动人的是,诗人没有直接说这里多美好,而是用"能不能也给我碗神仙饭"这样的俏皮话,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美妙。
吴景奎
(1292—1355)婺州兰溪人,字文可。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后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博学,尤善为诗,词句清丽,有唐人风。有《药房樵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