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清秋日 其一

古寺清秋日,微凉宝殿中。
玉题高纳月,金铎碎摇风。
翠藓缘阶碧,幽兰裛露红。
闲听连叶漏,吟对惠休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古寺的宁静画面,充满了清幽雅致的意境。

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秋日的古寺里,宝殿中透着微微凉意。"微凉"二字既写实又传神,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恰到好处的清凉。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古寺的景致:月光透过精美的门楣洒落,檐角的风铃在风中发出细碎声响。石阶上爬满翠绿的苔藓,幽兰沾着露珠绽放。这些意象既有视觉的"玉题""翠藓""红兰",又有听觉的"金铎"声响,还有触觉的"露水",共同营造出古寺清幽的氛围。

最后两句转入人物活动:诗人悠闲地听着落叶声,与高僧惠休对坐吟诗。这里的"闲听""吟对"展现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将外在景物与内心闲适完美融合。

全诗就像一幅工笔淡彩画,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简洁的语言,把秋日古寺的静谧之美和诗人的闲适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没有刻意抒情,却在平淡中见真趣,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

文彦博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