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

三十年前一布衣,烂柯山下骤鸣飞。
梦刀蜀国青天上,衣锦杭州白昼归。
曾预机衡蒙帝眷,自同葵藿向晨晖。
东斋事少愚知幸,终日平岚面翠微(自注:平岚,亭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官员回顾自己人生经历的自述,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从寒门到显贵的历程,以及功成名就后的淡泊心境。

前四句是人生逆袭的故事:三十年前还是个穿粗布衣服的平民,在烂柯山(象征时间流逝)下突然像鸟儿一样飞黄腾达。后来在蜀地(梦刀用典指升官)当官仿佛登上青天,又穿着锦绣官服在杭州风光还乡。用"骤鸣飞""青天上"这些生动比喻,让读者感受到人生际遇的戏剧性转变。

中间两句写为官态度:说自己曾参与国家机要(机衡指重要职位)受皇帝赏识,但始终像向日葵追随阳光般保持忠诚。这里用"葵藿"这个接地气的植物作比,把忠君思想说得特别朴实。

最后两句是退休生活:现在书房清闲,自己笨拙却觉得幸运(幽默自嘲),整天对着平岚亭看青山。用"愚知幸"这种反差表达,展现知足常乐的心态,而"面翠微"的闲适画面与前文的仕途辉煌形成温暖对比。

全诗就像一位老者坐在亭子里,边喝茶边给你讲他的人生故事:从穷小子到当大官,最后回归平淡。没有炫耀也不卖惨,就是真诚地分享三十年的人生感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起起落落都是风景"的从容智慧。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