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桥

河桥新柳渐成丝,社燕飞飞二月时。
每惜春来只为客,东堂辜负好花枝。

现代解析

《河桥》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淡淡愁绪。

前两句写景:河桥边新长出的柳条已经像丝线一样柔软,二月的燕子开始忙碌地飞来飞去。这里用"新柳成丝"和"社燕飞飞"两个生动的画面,勾勒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后两句抒情:诗人感叹每年春天到来时,自己总是漂泊在外作客他乡,无法在家乡的东堂欣赏美丽的花朵。"每惜"二字透露出诗人的遗憾,"辜负"则强化了这种错过美好事物的无奈心情。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简单的自然景物(柳条、燕子)传递出春天的气息
2. 通过对比外界的热闹与内心的遗憾,形成情感张力
3. "辜负"一词用得巧妙,把无形的遗憾具象化

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想家,而是通过"不能赏花"这个具体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他身在异乡的惆怅。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吴雯

(1644—1704)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有《莲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