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林宴会之什
鳌宫明丽倚春寒,宴会群仙喜纵观。圣作照临新日月,御书飞动集龙鸾。
绮谈雅似闻天乐,琼夜香胜饮露盘。坐久杳同玄圃外,吟馀飘若碧云端。
演纶视草微才怯,□□□□霈泽宽。因想前贤倍知幸,多云遭值太平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皇家园林举办的盛大宴会,充满了仙境般的华丽想象和感恩之情。
开头用"鳌宫"(传说中海里神龟背上的宫殿)比喻宴会场所的宏伟,虽然春寒料峭,但挡不住众人欢聚的热情。诗人用"群仙"形容宾客们,仿佛这不是人间宴会,而是神仙聚会。
中间部分极尽奢华:皇帝的诗作如日月般光辉,御笔书法像龙飞凤舞。宾客们高雅的谈吐如同仙乐,宴席上的美酒佳肴比神仙喝的露水还要香甜。大家沉醉其中,仿佛飘在仙界云端,分不清是在皇家园林还是在天上仙宫。
后面转为谦逊和感恩:诗人自谦才疏学浅,却蒙受皇恩浩荡。想到历史上有才之士难得遇上太平盛世,更觉自己生逢其时何其幸运。
全诗通过三个层次: 1. 用神话意象渲染宴会超凡脱俗的氛围 2. 以夸张手法表现皇家气派和宴会盛况 3. 转为对太平盛世的感恩 将一场普通宴会升华成对时代繁荣的礼赞,展现了宋代文人既追求高雅生活,又心怀感恩的特质。比喻生动(如把书法比作龙凤),对比巧妙(人间宴会堪比仙界),在华丽描写中暗含深刻的人生感悟。
韩丕
(?—1009)宋华州郑人,字太简。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累擢著作佐郎,直史馆。端拱初拜右谏议大夫,知河阳、濠州,冲淡自处,不奔竞于名宦,为太宗所嘉重。召为翰林学士,累迁工部侍郎,历知均、金、滁州,虽不优于吏事,尚能以清介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