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和谐社会,核心思想是"用仁德代替刑罚"。前两句"咏仁蹈德,骎骎措刑"用生动的比喻说:当人们歌颂仁爱、践行道德时,严酷的刑罚就会像骏马奔驰般快速退场。后两句"舄弈千载,薰为太平"则展开历史画卷:这样的治国之道延续千年,就像香草熏陶万物般,自然孕育出太平盛世。
全诗最妙的是四个动词:"咏"和"蹈"展现人们对美德的主动追求,"措"字暗示刑罚的主动退场,"薰"字则用香料渗透的意象,形容太平盛世的自然形成过程。诗人用"骎骎"形容骏马疾驰,既表现转变之快,又暗含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舄弈"这个生僻词经拆解可见"鞋履"与"博弈",隐喻文明在历史长河中既稳步前行又充满智慧较量。
这些精心选择的字词共同构建出一个因果关系:当美德成为社会风尚(因),就会自动消解暴力(果),最终达成持久和平(终极效果)。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和谐社会不是靠强制手段,而是靠文化熏陶和道德自觉形成的。
洪遵
(1120—1174)宋饶州鄱阳人,字景严,号小隐。洪适弟。以荫补承务郎。高宗绍兴十二年中博学宏词科。擢为秘书省正字。南宋词科中选即入馆,自遵始。父皓自金还,为秦桧贬谪,遵亦外放,通判常、婺、越三州。桧死,复入为正字,累官翰林学士。孝宗隆兴元年,拜同知枢密院事。累进资政殿学士。卒谥文安。好收藏历代钱币,通晓本朝翰苑故实。有《泉志》、《翰苑群书》、《小隐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