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中书怀

苦无官况莫来休,羞见傍人说宦游。
九十日秋蛩共语,两三夜雨雁供愁。
腐红只有虚名在,坚白难将实意酬。
驿路梅花归正好,苦无官况莫来休。

现代解析

这首诗《邺中书怀》写的是一个官员对仕途生活的厌倦和无奈,同时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直白,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感同身受。

第一句“苦无官况莫来休”,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做官太苦了,真不想干了。这种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压抑和痛苦。

第二句“羞见傍人说宦游”,进一步说明诗人对官场的厌恶。他羞于向别人提起自己的仕途经历,因为官场生活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样风光,反而充满了辛酸和无奈。

第三、四句“九十日秋蛩共语,两三夜雨雁供愁”,用秋天的蟋蟀和夜雨中的大雁来烘托诗人的孤独和愁绪。蟋蟀的鸣叫和大雁的哀鸣,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苦闷,也暗示着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第五、六句“腐红只有虚名在,坚白难将实意酬”,是对官场虚伪的批判。“腐红”指那些虚有其表的官职和荣誉,它们只是徒有虚名,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坚白”则指诗人坚守的清廉正直的品格,但这种品格在官场中却难以得到认可和回报。

最后两句“驿路梅花归正好,苦无官况莫来休”,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驿路旁的梅花盛开,正是归乡的好时节。诗人再次强调“苦无官况莫来休”,做官太苦了,不如归去。

整首诗的艺术特色:

* 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诗人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读来亲切自然,容易引起共鸣。
* 善用意象,烘托氛围。诗人通过蟋蟀、大雁、梅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愁苦、思乡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结构严谨,首尾呼应。诗歌以“苦无官况莫来休”开头,又以“苦无官况莫来休”结尾,形成首尾呼应,突出了主题。

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厌倦官场、向往归隐的官员的内心独白。诗人用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官场虚伪的批判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王琮

宋括苍人,字中玉。曾官监永嘉酒税。有《雅林小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