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研溪庶常从京邸寄到吴超士见怀诗四章次韵奉酬并简研溪 其一

故人隔座呼同舍,花底移樽醉小楼(余初识超士于研溪馆舍)。
散作两萍漂水面,远烦尺鲤到沙头。
狂名自悔逃难稳,归志差坚挽不留。
一窖黄尘残梦外,为君牵动十年愁。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各自的生活状况。让我们来逐句解析:

1. 故人隔座呼同舍,花底移樽醉小楼。
- 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吴超士在研溪馆舍初识的情景,当时友人隔着座位呼唤同僚,他们在花下移樽畅饮,醉卧小楼。
- 这里描绘了一幅温馨、充满诗意的相聚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这段珍贵回忆的怀念。

2. 散作两萍漂水面,远烦尺鲤到沙头。
- 诗人把自己和友人比作漂浮在水面上的两片浮萍,随着波澜四处漂泊,虽然相隔遥远,友人的问候却像尺把长的鱼信,从远方寄到沙头,给予他安慰和鼓励。
- 这里通过浮萍和鱼信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然相隔甚远,但彼此依然牵挂、关怀的情感。

3. 狂名自悔逃难稳,归志差坚挽不留。
- 诗人自嘲年轻时放纵酒狂,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现在反思曾经的“稳”其实是一种逃避现实,他现在的归宿之心虽然坚定,却无法改变那些已经无法挽回的事情。
- 这里诗人反思自己过去的轻狂与现在的归宿之心,表达了对过去的遗憾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4. 一窖黄尘残梦外,为君牵动十年愁。
- 诗人在现实中的生活虽忙碌、纷扰,但他内心深处仍牵挂着友人,这份情感就像窖中的尘土一样,虽被埋在下面,但仍然能够触动他心中十年来的愁绪。
- 这里诗人借黄尘比喻现实生活的纷扰,表达了即使在外忙碌,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依旧强烈,这份情感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情的回忆,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面对现实时的感慨和无奈。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