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杭州西湖为背景,通过对比南宋的苟安和北宋的沦亡,表达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反思。
前两句写南宋朝廷放弃收复北方失地,偏安杭州,把西湖边的亭台楼阁当作安全的庇护所。"烟尘弃不收"形象地描绘了北方战乱被置之不理的状态,"作金瓯"则讽刺地把临时避难所美化成坚固的城池。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统治者沉醉于杭州的湖光山色,把临时都城当作永久家园;只顾用钱财换取短暂和平,却无人为报国仇家恨而奋起。"秋色还春色"写他们四季流连享乐,"杭州胜汴州"更凸显其忘本之态。
最后两句借岳飞墓前的南向树枝(传说岳坟树木枝干南向,象征不忘故国),痛斥当权者连草木都不如。南枝"记旧丘"的细节,既点出岳飞至死不忘收复中原的遗志,也反衬出苟安者的麻木不仁。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悲愤,用享乐场景与历史伤痛并置,形成强烈反差。今日读者仍能从中感受到:忘记历史教训的享乐主义终将付出代价,而真正的英雄永远被人民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