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舟晚泊登峰望家山

停棹寒江日欲斜,竹林烟暝有人家。燎原野火明深岸,宿浦渔舟胶浅沙。

密树叠成浓黛色,高峰远出隐红霞。云山未易轻言别,才溯洄流兴已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江边停船眺望家乡的宁静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停船时的场景:太阳西斜,寒冷的江面上,诗人停下小船。远处竹林笼罩在暮色中,隐约可见几户人家。这里用"寒江""烟暝"营造出朦胧静谧的氛围。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了周围的景色:岸边野火照亮了河岸,停泊的渔船搁浅在沙滩上。茂密的树林层层叠叠像深青色的颜料,远处高山背后透出红霞。诗人用"燎原野火"的明亮与"密树浓黛"的深暗形成对比,用"胶浅沙"这样贴切的动词让画面活了起来。

最后两句抒发情感:面对这样的云山美景,实在舍不得轻易告别。才刚沿着江水逆流而上,欣赏风景的兴致就已经很浓了。这里的"兴已赊"用得很妙,表示看风景的兴致像赊账一样越积越多。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水墨画,有远山、近水、树林、人家,还有渔船和野火点缀其中。诗人通过细腻观察,把傍晚江边的各种景物巧妙组合,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透露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语言清新自然,读来仿佛身临其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