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节妇诗

苦节三十载,一乡人共尊。
荐书辞达上,恩典未旌门。
笋采名不死,共姜诗尚存。
相将荷褒赠,云路有贤孙。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守节三十年的李姓寡妇的故事,赞美了她坚守贞洁、赢得乡邻敬重的品格。

前两句直接点明主题:这位妇人苦守贞节三十年,整个乡里的人都尊敬她。用"苦节"二字突出她坚守的不易,而"共尊"体现她的品德得到了广泛认可。

三四句转折:虽然有人推荐朝廷表彰她,但最终没有获得官方的荣誉。这里暗含了对当时社会制度的一点批评——如此值得尊敬的女性,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官方认可。

五六句用典故赞美:借用"笋采"(孟宗哭竹生笋的孝子故事)和"共姜"(《诗经》中坚守贞节的典范)两个历史典故,说明她的美德会像这些典故一样流传后世。这是诗人给予的精神褒奖。

最后两句展望未来:相信她的美德会得到后世的褒扬,因为她培养出了优秀的子孙。这里的"贤孙"既是对她教育成果的肯定,也暗示美德会代代相传。

全诗通过一位普通寡妇的故事,探讨了道德操守与官方认可的关系。诗人认为,真正的美德不一定需要官方表彰,百姓的口碑和历史的记忆才是更永恒的荣誉。诗中既有对主人公的敬佩,也暗含对当时社会表彰制度的一点反思,最后以积极的态度收尾——美德终将获得回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