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讲了一个哲理故事,我们可以分三层来理解:
第一层(表面故事):
诗人偶然在屠甸(屠宰场)看见一座佛塔(浮屠),开玩笑地问:"这屠宰场里到底有没有真东西啊?"旁人告诉他:"听说这里有个厉害的屠夫(庖丁),他的刀用了很久还像新的一样。"诗人恍然大悟:原来真正的高手做事就像切肉,看似轻松却大有门道。
第二层(巧妙双关):
1. "屠"字三用:既是地名(屠甸),又指屠宰(屠中),还谐音"佛塔"(浮屠)
2. "庖丁解牛"典故:用《庄子》里屠夫轻松分解牛的故事,暗示做事要掌握规律
第三层(生活智慧):
通过屠宰场这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告诉我们两个道理:
1. 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像庖丁这样的行家)
2. 真正厉害的人做事看起来不费劲,其实是掌握了诀窍(就像好屠夫的刀用了很久都不钝)
全诗妙在把血腥的屠宰场和佛教的佛塔放在一起,用玩笑话讲严肃道理,就像用菜刀切豆腐——既锋利又柔软。
莫若冲
临安仁和人,寓居嘉兴崇德,字子谦。莫琮子。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为司农簿,谏阻开边之议。出知岳州、全州,率先造舟运漕。会靖江暴涨,民赖以济。考绩以最闻,除大理寺丞。请外任,除知永州,不赴,卒。有《浯溪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