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寄张廷实用杜子美韵

碧玉丈人天性直,长以语人人不识。
胸中一部莲华经,江云浩浩江泠泠。
时取黄鹤楼中老铁笛,傍崖吹之,江神敛衽无人听。
安得张乖崖,来分与衡山一半,今日在衡山,为我作粥便是当年事业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性格耿直却无人理解的老人形象,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神话典故,表达了孤独与渴望知音的情感。

开篇"碧玉丈人天性直"直接点明主人公正直不阿的性格,但这样的真性情却"长以语人人不识"——他说话总是没人能懂,暗示怀才不遇的处境。老人胸中有部《莲华经》,这是佛教重要经典,象征他内心的高洁智慧,就像"江云浩浩江泠泠"的江水般清澈深远。

中间部分充满神话色彩:老人拿着黄鹤楼的神笛吹奏,连江神都恭敬行礼,却"无人听"。这个画面既浪漫又心酸——他的音乐能打动神灵,却得不到凡人欣赏。这里用夸张手法凸显了天才的孤独。

最后诗人呼唤"张乖崖"(可能是虚构或代指知音),希望能分享衡山美景。最动人的是"作粥"这个日常细节——把煮粥这样平凡小事说成"当年事业成",体现了返璞归真的生活智慧,说明真正的成就不在功名利禄,而在简单生活中的心灵契合。

全诗用江水、笛声、山色等自然意象,配合神话典故,把一位清高老人的形象写得既超脱又亲切。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孤独感,以及渴望被理解的朴素愿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