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五十七杂感 其三 (二零零二年)

寒梅映月两三枝,也许天人共此时。
漫道悬壶非救世,何堪因祸只得诗。
草间高士自修道,宫里乔娃正画眉(借李经纶句。)。
载酒江南先报老,不鞭名马不多痴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于2002年,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复杂的人生感悟。

前两句"寒梅映月两三枝,也许天人共此时"描绘了冬夜清冷的画面:几枝梅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傲。作者猜想此刻天地万物或许都沉浸在这份静谧中,暗含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展现现实困境:"漫道悬壶非救世"说行医治病未必能真正拯救世界,"何堪因祸只得诗"则无奈表示有时苦难反而催生诗作。接着用"草间高士"(隐居的贤士)和"宫里乔娃"(宫廷里的美人)的对比,表现不同人生态度——有人清修自持,有人追逐浮华。

最后两句"载酒江南先报老,不鞭名马不多痴"是豁达的自白:带着酒在江南提前过起老年生活,既不追逐功名(不鞭名马),也不过分执着(不多痴)。这种放下执念、享受当下的态度,正是全诗的核心。

全诗用梅花、月光、隐居者、宫廷女子等意象,巧妙交织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最终落脚在超脱物欲、安享平淡的智慧上。语言看似随意,实则每个画面都暗含深意,展现了作者历经沧桑后的通透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