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李子的人,他生活在金陵(今南京)。诗人通过几个历史典故和比喻,表达了对李子的敬佩和对自己没能早点认识他的遗憾。
前两句用曹沫的典故:曹沫是春秋时鲁国将军,打了三次败仗(三北),但因为要奉养母亲而忍辱偷生。这里诗人说李子像曹沫一样,虽然遭遇挫折,但为了尽孝道而坚强活着。
中间四句写李子的为人:
- 他像张良一样刻苦学习兵法(黄石术指张良得黄石公传授兵法的故事)
- 在乱世中隐忍生存
- 对朋友重情重义("河梁"指李陵送别苏武时"携手上河梁"的典故)
- 他的抱负只有天地和草野间的隐士才懂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金陵是地势险要的好地方,可惜我来这里定居得太晚,没能早点结识李子这样的高人。
全诗用历史人物作比,既赞美了李子的才能品德,又暗含对乱世中人才埋没的感慨。语言凝练,用典自然,通过古今对照让一个隐忍又有才华的乱世智者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