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门

入关娄敬奉前旌,姓氏谁闻鲁两生。
十日春风千丈土,夷门独去吊侯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个叫侯嬴的隐士的故事,用简单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他的风骨。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第一句写汉朝谋士娄敬(帮刘邦定都长安的功臣)入关时仪仗盛大,第二句突然转折——但谁知道鲁地那两位拒绝出仕的隐士(暗指侯嬴)的名字呢?通过"大人物"和"无名隐士"的对比,突出侯嬴不慕荣利的品格。

后两句用场景描写:春风吹起漫天尘土(象征世俗纷扰),而诗人却独自来到夷门(侯嬴隐居地)凭吊。一个"独"字既写实景的孤独,更凸显侯嬴精神的可贵——在功名利禄横行的时代,坚守节操的人总是孤独的。

全诗妙在:用娄敬的热闹反衬侯嬴的寂寞,用春风的喧嚣对比隐士的静默。就像今天有人追逐网红流量,却也有人坚守初心。诗人表面写古人,实则表达对当下浮躁社会的反思——那些真正值得铭记的,往往是默默坚守道义的人。

赵执信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