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叙州(今四川宜宾)溪山一览楼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象的对比,抒发了对时光流逝、英雄不再的深沉感慨。
首联"铁戟烟销戍垒残,危楼喜见峙江干"用锈蚀的兵器、废弃的堡垒与依然矗立的江边高楼形成对比,暗示战火平息后,只有自然建筑依然挺立。一个"喜"字透露出劫后余生的庆幸。
颔联"地经转战云常黑,天入悲歌雨易寒"将历史记忆与天气景象结合——这片经历过无数战役的土地,连乌云都显得格外阴沉;当人们在此怀古悲歌时,连雨天都更觉寒冷。用自然环境烘托沉重历史氛围。
颈联"不尽双溪流往恨,尚馀一塔耸遥观"用永远流淌的溪水比喻绵长的历史遗憾,而孤塔的存在则成为沧桑历史的见证者。"流往恨"三字将无形的情感具象化。
尾联"郁姑仙去涪翁逝,今古茫茫独倚栏"点明主旨:传说中的郁姑仙子已逝,宋代文豪黄庭坚(号涪翁)也不复存在,面对茫茫时空,只剩自己独自凭栏感怀。通过古今对比,突出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孤独。
全诗艺术特色在于: 1. 善用对比:废弃兵器与屹立高楼、流逝的溪水与永存的古塔、逝去的古人与凭栏的今人 2. 情景交融:将乌云、寒雨等自然景象与历史悲情紧密结合 3. 时空交错:由眼前实景联想到历史人物,拓展了诗歌的时空维度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让我们看到:当一个人站在历史遗迹前,那些锈蚀的兵器、古老的建筑都会成为打开记忆的钥匙,引发对战争、英雄、时光的深刻思考。作者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