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程元成给事山居三咏 其一 葵心堂

人笑戎葵定自痴,不愁曦景蚤兼迟。
便令隔雾光难到,也则倾心苦为谁。
卫足平生非我志,向阳一点只天知。
话头试问伯休父,休父丹衷便是葵。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向日葵(戎葵)为喻,表达了一种坚定忠诚、不求回报的人生态度。

首联说别人笑向日葵傻,明明太阳时早时晚,它却始终执着追随。这里暗指诗人像向日葵一样,不在乎外界眼光,坚持自己的信念。

颔联进一步深化:就算有云雾遮挡阳光(比喻人生困境),向日葵依然固执地向着太阳(比喻理想或君主)。"苦为谁"三字点出这种坚持看似没有明确目的,实则发自本心。

颈联明确表态:像向日葵保护根茎(卫足)这种自保行为并非我的追求,我真正向往的是那颗永远向阳的赤诚之心,这份心意或许只有上天明白。

尾联突然引入"伯休父"(周朝贤臣)作对比:你去问问历史上的贤臣,他们的赤胆忠心不就和这向日葵一样吗?暗示自己的忠诚与古圣先贤一脉相承。

全诗妙在把常见的向日葵写出了新意:不仅写它向阳的特性,更突出其"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执着。诗人通过这个意象,既表明自己不同流俗的立场,又展现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豁达胸襟。最后用历史人物作参照,把个人情感升华到亘古不变的忠贞境界,读来令人动容。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