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祁为悼念一位德高望重的皇太后(曾太皇太后)而作。全诗通过赞美她的品德和功绩,表达臣民对她的深切怀念。
首联"庆绪钟王国,柔仪俪帝家"说她的福泽延续了王朝的兴盛,温柔贤淑的仪态与皇室相配。这里用"钟"字比喻福气聚集,"俪"字表示匹配得当。
颔联"仁深天与性,教盛月增华"赞美她天性仁厚如天,教化子民使国家像月亮一样日益光辉。用自然界的"天"和"月"来比喻,显得崇高美好。
颈联"海上黄金阙,人间素柰花"最有意境:前句想象她居住在天宫金殿(黄金阙),后句写人间洁白素雅的柰花(类似梨花)象征她的纯洁品德。一仙一凡,形成巧妙对比。
尾联"臣民怀慕意,犹冀返云车"直接抒情:百姓怀念她,甚至幻想她能乘着仙人的云车回来。这个"返"字透露出人们不舍的心情,将哀思写得含蓄动人。
全诗特点:
1. 善用比喻,把品德物象化
2. 虚实结合,既有现实哀思又有仙境想象
3. 对仗工整却不呆板,如"黄金阙"对"素柰花",色彩对比鲜明
4. 情感层层递进,从赞美到怀念再到幻想,自然流畅
诗人没有直接写悲伤,而是通过赞美功德和美好想象,让哀思显得更加深沉隽永。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