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在古北口(长城重要关口)过年守岁的情景,语言简洁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山尽寒随尽,春归客亦归"用自然现象暗喻人生境遇。燕山山脉在这里到了尽头,就像严寒即将结束;春天到来时,诗人这个异乡客也该回家了。这里用山脉的尽头、寒冷的消退,暗示漂泊生活的终结和对归家的期待。
后两句写守岁的具体场景:大家分着喝辞旧迎新的酒,虽然是在送别寒冬腊月,却显得勉强而不舍。一个"强"字特别传神,既写出对旧岁最后的留恋,又透露出不得不迎接新年的复杂心情。
全诗妙在把地理特征(燕山尽头)、气候变迁(寒冬转春)、人生漂泊(客居思归)和节日习俗(分岁酒)自然融合。短短四句,既有壮阔的边关景象,又有细腻的人情温度,让人感受到戍边者在佳节时分那种既想家又必须坚守的微妙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