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傍晚郊外漫步归来的闲适画面,充满了宁静的田园趣味。
前两句"苔钱随履迹,柳絮点春衣"写得很生动:青苔像小铜钱一样印在走过的脚印上,柳絮轻轻飘落在春衣上。这两个细节既点明了季节(春天),又暗示了诗人悠闲漫步的状态。
中间四句勾勒出一幅春日黄昏的风景画:夕阳下塔影斜长,钟声从青翠的山间传来。诗人拄着藜杖漫步,带着装满诗稿的锦囊归来。这里的"塔影"和"钟声"一静一动,构成和谐的画面,而"藜杖"和"锦囊"则暗示了诗人文人雅士的身份。
最后两句写归家时的情景:诗人慢慢走着,轻声吟诗很久,回到城里时发现城门已经半掩。这种不紧不慢的节奏,正好呼应了全诗闲适的基调。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水墨画,通过脚印、柳絮、塔影、钟声这些细节,把春日傍晚的宁静美好和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都表现出来了。读起来让人感觉特别放松舒服,仿佛也跟着诗人一起享受了这个美好的春日黄昏。
胡仲弓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