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和朋友们在夏天的一次登山游玩经历,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今朝北风好,吹我入南山"用拟人手法,把北风写得像朋友一样亲切,帮忙把人"吹"到山里去,显得特别轻松愉快。中间四句写山中美景:山谷像发怒一样挡在路中间(其实是形容山路陡峭),各种野花静静开放在山间(绣球花和蔷薇还在盛开)。游客因为天气太热(三伏天)渐渐少了,但山间的云雾依然自由来去。这些描写既生动又真实,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写遗憾:虽然要离开了,但还有幽深的山岩没来得及攀登(特别提到想重游的"狮子窟"没去成)。这种小小的遗憾反而让整首诗更有味道,就像我们每次旅游都会有的"下次再来"的心情。
整首诗就像一篇简短的游记,用最自然的语言记录了游山的快乐和遗憾,没有刻意雕琢,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游玩的乐趣。特别是把山势说成"怒",把云雾写得会"回家",这些巧妙的拟人手法让整座山都活了起来。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