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李大尹挽词 其一

美政推榆次,芳名拟岘山。
祇闻携鹤去,俄见泣麟还。
荒垄松楸古,平原橘柚斑。
夜台埋剑气,犹照斗牛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为一位名叫李大尹的官员写的挽词。李大尹在任内政绩卓著,他的名声和德政就像岘山的名声一样被人传颂。岘山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贤相的象征,这里用来比喻李大尹的名声很大。

诗的前两句提到李大尹的美政和芳名,就像他在榆次的时候一样被人称赞,这里的榆次是一个地方的地名,用来泛指他在某地做官时的成绩。"芳名拟岘山",意思是他在当地的名声就像岘山一样被人称道。

三四句转而描述李大尹的离去,"只听说他带着仙鹤离去,不久就听说他去世的消息","携鹤"和"泣麟"是用典,前者指仙鹤,象征着仙人之逝,后者来自于古代对麒麟的传说,象征着贤人的逝去。这里暗示李大尹虽然没有真正离去,但他的离去如同仙人仙逝,让人无比怀念。

五六句描述了他去世后的地方,荒凉的坟墓周围长满了古老的松树和楸树,平原上橘柚树的树叶斑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这位官员的离去给这片土地带来的哀思。

最后两句写到李大尹留下了一把剑,剑的光芒依旧照亮着天空,"夜台埋剑气,犹照斗牛间",这里的"夜台"指的是坟墓,"斗牛"是天空中的两个星宿,在这里象征着天空和宇宙。这两句描绘了李大尹虽然去世,但他的精神和正义仍然照亮着人间和宇宙。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典故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李大尹的深切怀念和对他美好品质的赞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