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武义入松阳道中三首

四十里栏萦一线,上侵云物下惊湍。
我行竹客源头路,蜀道青天不作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行走在险峻山路上的真实体验,充满画面感和生活气息。

第一句"四十里栏萦一线"用数字和比喻让人直观感受到山路的漫长与狭窄——四十里长的山路像一根细线缠绕在山间。这种夸张手法让读者立刻能想象出山路的险要。

第二句"上侵云物下惊湍"进一步用上下对比展现山势之高和水流之急。往上走能碰到云彩,往下看是汹涌的急流,短短七个字就勾勒出令人心惊的立体山水画卷。

第三句"我行竹客源头路"突然转入个人视角,告诉读者"我"正走在竹林深处的源头小路上。"竹客"这个称呼既点明环境,又带着几分隐士的潇洒。

最后一句最有意思,作者说"蜀道青天不作难",把著名的险峻蜀道都比下去了。但这里不是真的说蜀道好走,而是用反语表达:眼前这条路比蜀道还难走,却说得如此轻描淡写,反而更凸显路途的艰险。

全诗妙在把一次艰苦的跋涉写得举重若轻。没有直接抱怨山路难行,而是通过生动的比喻、对比和略带幽默的反语,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艰辛。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