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先一夕浮邱社集同黎君选传贞父陶摇光何龙友彭伯时戴安仲从弟代骧赋①

白社分携忆岁时,招邀此地即蓬池。
山家几变仙灵在,秋色将分鸟鹊知。
大药不传丹灶火,远心应共白云期。
清光容易留杯底,肯惜更阑席更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中秋节前夕,诗人和一群好友在浮邱社聚会的情景,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白社分携忆岁时,招邀此地即蓬池”回忆过去和朋友分别的时光,如今大家又聚在一起,这个地方就像仙境一样美好。“白社”指隐士聚会的地方,“蓬池”则是传说中的仙境,用来形容聚会之地的清幽美好。

颔联“山家几变仙灵在,秋色将分鸟鹊知”写山中景色变化,但仙灵之气依然存在,秋色渐浓,连鸟鹊都能感知季节的变化。这里用“仙灵”暗示聚会的朋友们都是高雅之士,而“鸟鹊知”则巧妙点出中秋时节的临近。

颈联“大药不传丹灶火,远心应共白云期”说虽然炼丹的秘方没有传下来(暗指人生真谛难以参透),但大家超脱世俗的心境却像白云一样自由。这里用炼丹比喻人生追求,白云象征高洁的志向。

尾联“清光容易留杯底,肯惜更阑席更移”是全诗最动人的部分:月光容易留在酒杯中(指欢乐时光易逝),但谁又舍得因为夜深就结束聚会呢?写出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友情的珍贵。

全诗通过“秋色”“清光”等意象营造出中秋前夕的静谧氛围,用“蓬池”“仙灵”“白云”等词汇烘托聚会的雅致。诗人没有直接写如何欢聚,而是通过环境的描写和典故的运用,让读者感受到一群文人雅士把酒言欢、不愿散席的温馨场景,表达了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热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