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澄远寄羊裘且有怀仁辅义之语戏成两绝为谢以发千里一笑 其二

谁把羊裘与醉披,故人心事不相违。
狂奴今夜知何处,月冷风凄未肯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得很有趣,表面上在说一件羊皮袄子的事,实际上藏着深厚的情谊和人生感慨。

前两句说朋友刘子澄从远方寄来羊皮袄,诗人披着它喝酒,感觉特别贴心。这里的"醉披"既指披着衣服喝酒,也暗含陶醉于友情的意味。"故人心事不相违"是说老朋友的这份心意,完全符合诗人内心的期待,两人是真正的知己。

后两句突然转笔,用了个典故:东汉隐士严光(外号"狂奴")曾披羊裘钓鱼,拒绝做官。诗人幽默地说:今晚那个倔脾气的严光在哪呢?其实是用自嘲的口吻说,自己现在就像严光一样,在寒凉的月夜里固执地坚持着某些信念不肯回头。这里的"未肯归"既指不回家,也暗喻不肯向现实妥协。

全诗妙在把一件日常小事(收礼物)写得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羊裘不仅是御寒衣物,更承载着朋友的理解与支持。诗人通过这件衣服,既表达了感谢,又抒发了自己坚守本心的人生态度,还带着点幽默自嘲,读来亲切又有回味。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