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朵牡丹花的娇美姿态,同时暗含了女子伤春的情思。全诗用拟人手法,将牡丹写得像一位多愁善感的佳人。
前两句写牡丹的颜色和状态:淡黄花蕊间点缀着深檀色花心,湿润的花瓣上还带着露珠,像刚哭过的美人。"妥媠"形容花朵低垂慵懒的样子,暗示一种娇弱的美。
中间四句赋予牡丹人的情感:它含着露水仿佛在埋怨春天将尽,低垂的花朵像在向人诉说昨夜寒凉。它盛开的模样连天上仙女都要学习,却高傲得不愿理会凡间的兰花。这里用"天媛"(仙女)和"国兰"(人间花卉)的对比,突出牡丹的尊贵。
最后两句说:无论是刺绣还是绘画,都难以表现牡丹的神韵。只有春风吹拂时,它摇曳生姿的样子才最动人,连著名画家边鸾(唐代花鸟画家)见了都要会心一笑。这里强调牡丹天然的风姿胜过一切人工雕琢。
全诗妙在将花写得有情有态,通过"和泪""说寒"等拟人描写,把牡丹的娇艳与女子伤春之情融为一体。最后点明自然之美无法复制,传递出对生命灵性的赞叹。
宋白
(936—1012)大名人,字太素。太祖建隆二年进士。乾德初,试拔萃高等。为著作佐郎。太宗即位,迁左拾遗,权知兖州,岁余召还。历仕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终吏部尚书。学问宏博,属文敏赡。尝三掌贡举,极意称奖,苏易简、王禹偁等皆出其门。雍熙中,与李昉等同编《文苑英华》。卒谥文安。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