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暮雨中作七首 其一

偶立孤栏暮已迟,青山对面卧沉思。
但听庭叶敲千响,知有天空雨万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傍晚雨中的独处场景,充满宁静的哲思。

第一句"偶立孤栏暮已迟":诗人偶然站在孤独的栏杆边,发现天色已经很晚了。这里的"偶"字用得巧妙,说明这次驻足不是刻意安排,而是随性而为,透露出一种闲适的心境。

第二句"青山对面卧沉思":对面的青山像躺着一样安静,诗人也在静静思考。把青山比作"卧"着的人,让静止的山有了生命感,同时暗示诗人自己也在静思。

后两句写雨声:"但听庭叶敲千响,知有天空雨万丝"。诗人只听见院子里树叶被雨点敲打发出无数声响,就知道天上正下着千万条雨丝。这里用声音来表现雨势,比直接写"下大雨"更有意境。"千响"对"万丝",既工整又形象。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简单的生活场景(傍晚看山听雨)表达深邃的思绪
2. 通过听觉(雨打树叶)来写视觉(雨丝),调动读者多重感官
3. "孤栏"与"青山"形成空间对比,"暮色"与"雨丝"构成时间流动
4. 最后两句如同一个推理过程,从听到的声音推断出看不见的雨景,充满生活智慧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这个雨中小景,让我们感受到他独处时的宁静心境和对自然细微变化的敏锐观察。这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写法,正是中国传统诗歌含蓄之美的体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