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书事用犁眉公钱塘怀古韵

自昔龙蟠地,前朝此建都。
上游浮七泽,沃壤接三吴。
晋宋羞残局,岐丰吐壮图。
北巡基并巩,南顾势非孤。
鼠贼凌关辅,妖氛遍海隅。
尧城先示变,高寝渐忧芜。
当璧违公论,迎鸾压武夫。
新亭刚对泣,狎客已群呼。
刷耻谁尝胆,衔忠欲赐镂。
处堂偷宴息,怀鸩作欢娱。
马指移魁柄,蝇营占奥区。
通侯竞瓜步,宰相乐秦湖。
故剑倾椒掖,良家进锦襦。
春镫翻乐府,花月拥氍毹。
一载朝廷小,千秋涕泪濡。
举烽空扰攘,借箸漫含胡。
但倚江波涌,宁知王气殊。
中兴旋失鹿,末造遂瞻乌。
偶尔寻双阙,凄然感九衢。
祸因门户兆,隙与禁庭俱。
郑袖房帷宠,梁王国土腴。
本防煎釜豆,终见委囊珠。
钟阜风尘改,行宫岁月逾。
葛公原尽瘁,汉祚适多虞。
莫抱兰成恨,休谈元首迂(曹元首有《六代兴亡论》。)。
燕矶回棹处,沽酒鲙江鲈。

现代解析

这首《金陵书事》用怀古的笔调,通过南京(金陵)的历史兴衰,折射出朝代更替的深刻教训。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南京的辉煌过往
开篇先写南京作为"龙蟠之地"的地理优势——长江上游连接两湖(七泽),肥沃土地连通江浙(三吴)。这里曾是东晋、南朝的都城,虽然偏安一隅("晋宋羞残局"),但也曾有过雄心壮志("岐丰吐壮图")。

2. 王朝的崩溃过程
接着用一系列鲜明意象描写王朝衰败:
- "鼠贼凌关辅"指外敌入侵,"妖氛遍海隅"说内乱四起
- "尧城先示变"暗示统治者昏聩(尧城代指皇宫)
- "当璧违公论"批评继位者不合法统
- "新亭对泣"用典故讽刺官员空谈爱国
- "马指移魁柄"写奸臣篡权,"蝇营占奥区"说小人争利

3. 亡国的具体表现
诗人用细节展现末世荒唐:
- 将领在瓜步山("通侯竞瓜步")争权
- 宰相在秦淮河("秦湖")醉生梦死
- 后宫混乱("故剑倾椒掖"指废皇后)
- 整天歌舞享乐("春镫翻乐府")

4. 历史教训的总结
最后点明亡国原因:
- 内部党争("祸因门户兆")
- 外戚专权("郑袖房帷宠"指后妃干政)
- 藩王坐大("梁王国土腴")
- 最终像"煎釜豆"般自相残杀

全诗亮点
- 用"刷耻谁尝胆"反问,对比越王勾践,批评统治者不图复兴
- "葛公原尽瘁"借诸葛亮鞠躬尽瘁,反讽当下无人救国
- 结尾"沽酒鲙江鲈"看似闲适,实则藏着"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悲凉

现代启示
这首诗像一部快放的王朝衰亡纪录片,提醒我们:
1)地理优势挡不住腐败侵蚀
2)内斗比外敌更致命
3)享乐主义会掏空国家根基
4)历史总在重复相似的错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