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被贬官途中所写,用四季变化比喻人生起伏,传递出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前四句描绘了两幅对比鲜明的自然画卷:冬天雪满群山与春天花开遍野,白鸥在溪中嬉戏与黄莺在树间双飞。这些景物描写看似平常,实则暗含深意——用冬去春来的自然规律,暗示人生境遇的变化无常。
后四句由景入情,点明主旨:万物变化就在转瞬之间,人怎么可能永远年轻呢?与其执着于容颜不老,不如坚持自己的信念("吾道"),与志同道合者("吾党")一起归隐东海,过上钓鱼的闲适生活。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诗人虽遭贬谪,却不怨天尤人,反而在自然中发现哲理,表现出"顺应变化、坚守本心"的智慧。最后想象的归隐画面,不是消极逃避,而是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展现了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胸怀。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